多家乳企财报造假背后:国内乳业处境艰难进口品牌占比高达八成

时间:2018年07月12日    信息来源:财联社 【字体:

  停牌6年之久的港股上市公司-大庆乳业,于7月6日复牌。复牌之后,公司股价出现暴跌,当日,该股收盘价为0.29港元,跌幅高达89.71%。7月9日,其股价再次出现下跌,跌幅为6.9%。公司股民堪称血本无归。
  大庆乳业之所以停牌时间长达六年,主要是因为公司财报造假所致。事实上,不只是大庆乳业,包括澳优乳业、辉山乳业等多家乳企都曾因财报造假被港交所谴责。此外,在A股上市的贝因美,也曾在今年6月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该警示函指出,贝因美内控存在缺陷,部分资金往来缺乏交易实质等。
  为何财报造假会在乳制品行业泛滥,国内乳企当下的处境究竟如何?
  凄惨的大庆乳业:连续五年营收为零,员工剩五名
  大庆乳业成立于1970年,主要生产大庆、爱美乐、仕加等品牌奶粉。2010年10月底,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不过,仅一年多之后(2012年3月),大庆乳业审计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称,大庆乳业牛奶采购交易存在舞弊、销售单据不一致、部分交易的商业实质存疑等;德勤并辞任公司审计师。下图为财联社对大庆乳业公告的截图:
  其后,香港交易所要求对德勤提出的相关质疑展开法律调查。然而,大庆乳业却在2013年1月发布公告称,因北方天气极寒和管道老化,导致管道爆裂造成办公室被水浸泡,对公司财务、物流、行政和工程部的办公设备、电脑及文件造成广泛破坏。
  2013年2月,大庆乳业控股股东赵宇以每股0.1港元的价格,将所持的5.27亿股股份转让给辉邦公司,因触发要约收购,辉邦随后又收购了大庆乳业0.83亿股公众股份,据此,辉邦获得了大庆乳业60.39%的股份。
  然而,辉邦入主后,大庆乳业并没有进行相关重组。两年后(2015年5月),其将所持的全部股份再次以0.1港元的价格转手,这次接手的为Global Courage(蔡朝晖旗下公司),最终,蔡朝晖通过接手辉邦手中股份及要约收购获得了大庆乳业63.5%的股份。
  自辉邦接手后,大庆乳业便将公司此前的业务剔除。公司财报称,由于失去对于新加坡及中国经营的附属公司的控制权,公司财务报表已取消将其纳入财务报表。
  这也使得大庆乳业的财报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公司在2013年-2017年的营业额均为零。此外,截至2017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仅为26.6万港元;员工数为5名,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非执行董事。
  当下的大庆乳业,其主营业务已变更为火锅。公司利用合股、配股及供股(香港老千股的常用操作)的方式,收购了龙辉国际餐饮公司。大庆乳业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消失于港交所,其名称将变更为龙辉国际。
  贝因美遭证监会警示:公司财务管理不规范
  除了在港上市的大陆乳企外,A股乳企的财务问题也越发引人关注。
  今年5月底,贝因美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该警示函称,贝因美存在关联交易超出股东大会审批额度,财务管理不规范,预测2017年度业绩时,计提不够谨慎等问题。下图为财联社对贝因美公告的截图:
  贝因美成立于1999年,公司主要产品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米粉等。2008年,席卷中国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多家国产奶粉品牌陷入其中,贝因美是少数几家未检出三聚氰胺的奶粉企业。
  其后,公司业绩增速迅猛,2011年4月,贝因美在深交所上市。上市两年后,公司业绩开始迅速滑落,2017年,贝因美出现巨额亏损,亏损额高达10.57亿。
  持续低迷的业绩,也使贝因美的股民损失惨重。截至目前,公司股价徘徊在4.7元左右,与三年前的高点相比,跌幅高达84%。
  国内乳业处境艰难:多家乳企在亏损泥潭中挣扎
  贝因美在2017年财报中称,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配方注册未在预期时间发布,奶粉新政配方注册过渡期行业秩序持续混乱,公司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渠道商审慎观望所致。
  然而,今年一季度,在奶粉新政已完全落地的背景下,贝因美的业绩却仍处于低迷状态。据财报,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总营收为5.44亿,同比大跌35.8%;净利润为791.55万,同比下降27.54%;事实上,公司扣非净利润为亏损4073.61万。
  不只是贝因美,近年来,国内乳企的处境正愈发艰难。据雅士利国际财报,2017年公司净利润为亏损1.79亿,这已是雅士利连续第二年出现的亏损。此外,现代牧业2017年亏损9.94亿,亏损额创下历史新高。
  据长江证券研报,2005年之前,中国乳业行业净利率在5%左右,当前,除伊利以外,蒙牛、光明、三元等乳企的利润率均在5%以下,体现乳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远未消除:进口品牌占比已高达八成
  中国乳业当下的处境,与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不无关系。事实上,即便十年后,回顾这一事件,仍可感受到当时的惊心动魄。
  大庆乳业招股书是这样描述这一事件的:2008年7月,中国甘肃省数名婴儿饮用中国一个配方奶粉生产商生产、遭三聚氰胺污染的几个配方奶粉生产后被验出肾结石。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对中国108个配方奶粉生产商生产的产品进行调查,有22名配方奶粉生产商生产的产品被发现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该招股书称,事件令中国多名婴儿死亡,中国数千名婴儿因饮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配方奶粉生肾石导致肾功能衰竭须留院。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乳企被国内消费者抛弃。事实上,即便已过去十年之久,这一影响却不减反增。据中国奶业形势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累计进口零售包装婴幼儿配方奶粉29.6万吨,同比增幅高达33.7%。长城证券研报称,目前国内品牌市场份额已从2011年的32.1%降至2016年的20%,进口品牌占比高达80%。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全面放开二孩,部分地区甚至对二孩家庭给予奖励;这本应是国内乳企的春天。然而,现状却令人痛心,也让人深思。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