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粉国内外价差达四倍64.2%消费者青睐进口奶粉

时间:2016年06月02日    信息来源:腾讯财经 【字体:

  相关调查显示,高达64.2%的消费者更青睐进口奶粉,而这其中,来自澳洲、荷兰奶源地的奶粉尤其受欢迎。对奶粉品牌的调查数据也说明了这点,2015年美素、美赞臣、惠氏等洋奶粉的口碑指数将中国品牌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中国市场这么大,国外商家当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而今年全面放开的二孩政策更是让洋品牌们鼓足了干劲。相关机构预计到2018年会有1808万新生儿诞生,这意味着市场需求也会更加丰富,预计到2018年中国婴幼儿奶粉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97亿元。
  另外,跨境电商也为洋奶粉们搭起了一条通畅的“丝绸之路”。传统海淘的一系列手续下来,起码要花20天时间,但通过跨境电商,繁琐的手续可以减免,最快4天就能到。同时,跨境电商平台的价格也便宜,比起其他渠道能优惠30%以上。
  除此之外,洋奶粉最青睐的还是“提价空间”。2008年至2014年,进口奶粉平均涨价幅度超过60%,形成了一个不以成本定售价的畸形市场。专家表示,“洋奶粉”正是抓住了消费者对本土奶粉不信任的心理,强制高价。而不理性的消费者们也认为“价格越高质量越好”。
  当然,洋奶粉这么贵也不全是因为一味提价,漂洋过海也是需要成本的。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哪个国家,一罐奶粉的生产成本大都为四五十元。但在中国出售时,洋奶粉的价格往往是300+,有的售价甚至比原产国高4倍。
  这么多的钱都进了谁的口袋?在洋奶粉到达国门前,成本约为25%。其中,厂家的生产成本约为20%,产品运输及仓储费占1%,关税占1%,进口增值税占3%左右。但一旦上岸后,成本可就翻倍了。
  其中,仅经销商和代理商就拿了26%和20%的利润,是这个过程的最大赢家。除此之外,终端商利润约为15%,再加上配送、包装以及工资提成等凌杂费用,岸后利润总共占了售价的75%。“层层加码”的成本使得最终洋奶粉的价格高的离谱。
  不过从今年开始,这钱就没有这么容易赚了。4月8日的海淘新政增加了进口奶粉的税务成本,近日,国务院又对进口奶粉质量展开全面检查,刚有七批次“洋奶粉”被曝不合格。而这种种举措,也为本土品牌攻占奶粉市场创造了空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