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冷思考乳企失当的行业之忧

时间:2015年10月29日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字体:


  中国乳业止步不前,既因三聚氰胺事件后,人们对国产奶粉信任缺失,洋奶粉、洋牛奶大举进入挤压市场所致,也与中国乳企“不务正业”、盲目扩张、战略失当不无关系,更与企业奶源基地不稳、质量重视不够、渠道构建不畅、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因素密不可分。

  因此,唯有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乳业才能突破和发展。

中国乳业冷思考 乳企失当的行业之忧

  盲目扩张伤元气

  一家东南沿海的乳品企业,因在当地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很高,2012年,受到扩张大潮鼓舞,决定全面进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雄心勃勃地要在这些地方一显身手。然而,在大笔投入后,该企业两年亏损了6000多万元。“作为一个区域品牌,我们在当地做得挺好的,但是因为急于开拓大市场,结果不仅损失了大量资金,还耽误了两年发展良机,这个教训是深刻的。”该企业负责人说起这段经历,可谓悔不当初。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李晓东表示,兼并扩张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重要路径,但乳企因受制于奶源基地、渠道建设、自身技术实力等诸多因素,扩张之路并不简单。

  黑龙江一家非乳业集团进军乳品行业,先后兼并了3家乳品企业,其中有一家曾是中国乳品企业十强,然而外行管理内行的盲目兼并,不仅没有实现1加1大于2的初衷,相反这几家企业的业务都在萎缩,有的只能给别的企业做代加工,而一些曾经很有影响力的品牌也已从市场消失。

  李晓东介绍,现在不少乳企都有兼并扩张之举,但是多数效果不理想。他说,在洋奶粉大举进入,市场空间变小,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应先做强自身,再巩固好原有阵地的同时,努力实现差异化发展,如果简单重复自己,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只有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兼并扩张才是顺势而为,不然盲目扩张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务正业”削弱主业

  黑龙江另一家乳品公司,曾经是黑龙江省最早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但是却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将主要精力与资金转移到了房地产上,结果不仅没有抓住乳业发展机遇,转战房地产又遇地产业寒冬,使企业遭受了双重打击。

  李晓东认为,在市场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有效地把握主业与副业的关系十分重要,而做大主业对企业来说,尤其是对乳品企业,非常重要。但是在中国乳品行业,一些企业不务正业或者游离主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还错失了发展机遇,而这并非个别现象。

  近日,一家乳品行业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的净利润同期下滑近2倍。业绩大幅下挫的原因,除了频繁更换企业负责人外,也与近几年企业将不少精力用在了发展童装、婴童生活馆等非食品类业务上有关,严重影响了主业的发展,直到去年他们才砍掉非主营业务,专心做食品,但纠错并未挽回企业业绩快速下滑之势。

  李晓东说,一些乳企不务正业,在其他领域投资频现大手笔,损兵折将也毫不吝惜,但在人才、技术及先进设备上却舍不得投入,有的企业甚至连正规的研究人员都没有,还在靠经验来生产。他认为,乳企就应该干专业的事,因为事关大众健康,只有专心,才能生产出人们放心的食品来。

  漠视质量埋祸根

  今年5月,西北一家乳品企业接到了国家食药监总局审计组人员要来“突击检查”的电话,而此时他们已经站到了这家企业的门口。国家食药监总局之所以进行这次检查,源于在今年公布的“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情况”,该企业生产的两款婴幼儿奶粉中的“硒”超标。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