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寒冬谁之过?

时间:2015年01月13日    信息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近期奶价持续走低,各地奶农相继出现卖奶难甚至倒奶现象。奶业专家表示当务之急是先建立国家的奶粉临时储备,另外应该技术性地减少对国外奶源的过度进口。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到,目前市农业局正在紧急研究对策,相关通知近日将会发布,帮助奶农过“寒冬”。

  进口奶太多了

  高级乳业研究员宋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延庆等地出现的倒奶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进口的奶粉太多了,国内企业不再收奶。有人拿欧洲等地金融危机时奶农倒奶来类比,其实两者存在较大差异。欧洲金融危机时期,奶业上游养殖加工一体化,奶农倒奶是为了保价;而国内的奶牛养殖业和奶产品加工业严重分离,我们的奶农倒奶,是因为企业不收奶,但凡企业能给钱,奶农是不会倒掉的。

  2013年国内出现“奶荒”,导致很多企业囤积了一些进口奶粉;另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也不得不使用进口奶粉。这就使得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越来越深,以至于形成了今天国内奶价和国际奶价直接联动。2014年,世界原奶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跌,欧洲跌了40%,新西兰跌了30%,这些下跌同样也拖累了中国市场。

  宋亮认为,价格下跌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现在企业不收奶。国内原奶价格跟国外存在差别,进口奶粉1块8一斤,折合原奶2块多一斤,但国内原奶的平均价在3块8左右,无法跟国外竞争,导致企业不爱收。

  临时储备是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度过奶业寒冬?宋亮建议,当务之急是建立奶粉临时储备,政府收购企业多余产品,然后企业接着收奶,减少奶源过剩的问题;第二点,通过一些技术壁垒,在不违反WTO原则下,对进口奶粉、婴儿配方粉等产品的过快增长给予一定的限制;再一个,是倡导形成国际、国内奶产品资源分工,适合用国内鲜奶产品生产的就用本土奶源,比如发展低温巴氏奶、酸奶生产等,像奶粉、奶酪等可以进口国际奶源,这样既能保护本国奶源产业,又能够继续进口,从而保证整个消费需求的增长;第四个,是加强农业补贴和保险制度,为奶业、为中小规模养殖户提供一定的保障,度过这个真正的寒冬。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到,目前市农业局也正在紧急研究对策,相关通知近日将会发布,帮助奶农过“寒冬”。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