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寒冬奶农应抱团取暖

时间:2015年01月13日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字体:


  不少2014年上半年高价买入奶牛的奶农如今正备受煎熬。从2014年3月开始,国际原奶价格下跌,且中国奶粉进口量大增,导致国产牛奶销量和价格持续下降,许多奶农不得不“倒奶卖牛”,以降低损失。对此,农业部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农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我市各相关部门目前也正积极协调规划,采取措施,帮助奶农渡过难关。然而,“急救”终归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无论“奶贱伤农”,还是“菜贱伤农”、“谷贱伤农”,在每一次农产品价格震动中,受伤最深的似乎都是农民。究其原因,是生产与市场信息的不对等,无论是需求还是标准,农户获得的信息都是滞后的。

  恶性循环

  跟风种养,少了喊多了砍埋头苦干,奶农“最受伤”

  在经历了2013年下半年“奶荒”,鲜奶价格在2013年底涨至每公斤5元的历史高位后,2014年初,济南的许多奶农们开始高价买入奶牛。但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奶价进入下降通道,济南原奶价格一路走低,持续下跌。

  以济南一家大型乳业公司为例,其长期合同鲜奶收购价由2014年年初4.5元/公斤下降至3元/公斤,其直管奶站收购的合同外鲜奶价格为2.5元/公斤,而直管奶站以外的鲜奶收购价格为1元/公斤。部分乳品企业为保障合同奶农利益,拒收合同外奶农生产的鲜奶。

  一方面是计划外牛奶“价格贱如水”,另一方面是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据测算,由于奶牛品种质量和管理水平不同,奶农每生产1公斤鲜奶的成本在2.7-3.2元之间。与乳企签订长期合同的奶农能勉强不赔或少赔,那些合同外奶农每生产1公斤牛奶,就要赔1.7-2.2元。于是就出现了“杀牛倒奶”,许多奶农不得不把牛奶倒掉,不少年初高价买入的奶牛,被以半价甚至更低的价格当肉牛卖掉,送进了屠宰场。

  无论是“奶贱伤农”,还是“菜贱伤农”,都走入了“多了砍,少了喊,不多不少都不管”的恶性循环,农民远离市场埋头苦干的跟风种养,使他们在每一次的市场震荡中,都是最先“中弹”、受伤最深的一方。长此以往,不仅严重伤害农户利益,更对农业产业造成极大冲击和影响。

  信息失衡

  国际原奶价格已经暴跌国内奶农仍在疯狂买牛

  2014年3月,国际原奶价格开始下跌,新西兰、欧盟都是全球最主要的奶源供应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这些地方的原奶价格跌幅已经达到30%40%。2014年初,新西兰进口奶粉完税价格在5.5万元/吨,现在则在每吨1.8万-1.9万元之间,下降60%左右。而与国际原奶价格下降、奶企大量进口“洋奶粉”几乎同时发生的是奶农们疯狂高价购牛的现象,他们还沉浸在2013年底“奶荒”的滞后信息中,没有嗅到危机的气息。

  如果说奶农离国际贸易太远,感受危机震荡相对迟缓的话,那对于身边市场的价格变化也无动于衷,就更能说明他们与市场信息的脱节。2014年上半年,全市各大超市长期坚挺的牛奶价格开始出现松动,蒙牛、伊利等知名品牌的无菌砖包装“常温奶”价格下降10%左右。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好菜烂到地里”……无论之前的姜价、猪价,还是当前的奶价,以眼前价格决定来年产量的做法,使得很多农民不得不咽下信息不对称结出的苦果。

  专家建议

  制定保护价,抵御短期风险形成联合体,及时捕捉信息相关专家表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不成规模、标准不一、没有竞争力的零散奶牛场,注定要被淘汰,中国奶业面临重新洗牌。在这种情况下,唯有转型升级,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抵御市场生变造成的风险。转型升级是发展必经的阵痛,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依靠农村经纪人、相关协会组织,签订产销合同,制定一个保护价格,不失为一个保证当下的利益不受侵害、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危机软着陆的好办法。

  专家建议,在生产和市场信息难对称的情况下,农民应充分发挥农村民间组织、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作用,把松散的、单打独斗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联合体,就特色品种、优势产业,实行“产、加、销一条龙”,做到“科、工、贸一体化”。及时捕捉信息,了解国内外市场价格走势,以销定产,以产促销。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