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乳业加速融合难分“你我”

时间:2014年11月10日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体:


  根据其在10月中公布今年前9个月的业绩来看,销售额同比增长6.9%,可见重建动作已令市场有了起色,但旗下多美滋奶粉品牌重振则仍需时日。另一方面,雅士利也面临着经营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由于加大产品折扣力度,再加上恒天然“乌龙事件”影响,雅士利今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5.46亿元,净利润为2.0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28.2%和28.7%。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更看重可规避政策风险、渠道下沉、获得优势资源;本土企业在与外资品牌合作中则更看重稳定奶源、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化管理10月底,跨国食品巨头达能集团、国内乳业巨头蒙牛以及其控股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雅士利的联合公告再次在行业内掀起波澜。业内人士指出,去年遭遇恒天然肉毒杆菌风波的达能希望在恢复多美滋销售的同时寻找新的机会。而近期业绩不佳的雅士利也希望能够注入新的活力,加速国际化发展,更好地参与日益激烈的奶粉行业竞争。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记者10月31日获悉,三方已经签署协议,达能将参与雅士利国际[-0.40%]的定向增发,总投资4.3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45亿元),如交易完成,达能将成为雅士利第二大股东。

  这是继辉山乳业牵手荷兰菲仕兰、贝因美[-2.66% 资金 研报]引入恒天然后,国内又一家奶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选择与洋品牌联姻。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奶粉企业借助洋品牌寻求市场突围;洋品牌则通过与国内乳企合作以求规避政策风险。

  根据公告,达能将参与雅士利的定向增发。此交易完成后,蒙牛将持有51%股权,达能将持有25%股权。雅士利借助达能在奶粉市场的品牌,进而摆脱负面影响,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同时,达能近44亿港元也能够缓解雅士利的资金之渴。此外,在达能入股雅士利25%股权后,三方正在考虑由雅士利入股达能旗下奶粉品牌多美滋少数股权,以深化在婴幼儿奶粉方面的合作。

  在声明中,达能首席执行官范易谋表示,在酸奶和低温业务成功合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入股雅士利,双方结合了蒙牛在中国的广泛网络与达能在世界婴幼儿奶粉领域的专长。达能高层此间直接指出对于雅士利意在渠道。

  取长补短

  达能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在华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净销售额近24亿欧元,同比下降6.4%,其中多美滋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下降对其业绩影响较大。

  据悉,遭到去年的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影响,达能2014年在亚洲一直聚焦于重建婴幼儿营养品业务的地位。

  根据其在10月中公布今年前9个月的业绩来看,销售额同比增长6.9%,可见重建动作已令市场有了起色,但旗下多美滋奶粉品牌重振则仍需时日。另一方面,雅士利也面临着经营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由于加大产品折扣力度,再加上恒天然“乌龙事件”影响,雅士利今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5.46亿元,净利润为2.0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28.2%和28.7%。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多美滋品牌市场份额已经在温和回升中,但离巅峰状态仍有很大差距。达能在中国市场野心也很大,选择雅士利的理由很简单,有中粮系蒙牛的合作基础,且雅士利品牌市场份额仍在中国前10位,同是也是前10中为数不多的国产品牌之一。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达能参股雅士利,可借助雅士利渠道优势打通全国市场,加快产品品牌渠道下沉,恢复多美滋主体业务,同时推动可瑞康、诺优能等品牌进一步落地。从渠道方面来看,雅士利在二、三线城市更有优势。

  本土品牌加速国际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雅士利和施恩两个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销售收入分别约为10.3亿元和2.74亿元,分别同下跌32.3%和25.8%。

  “但是近期有一些问题,也有运气的问题,去年刚刚趁蒙牛控股发力,却被恒天然风波当头一棒,被迫撤换广告。”相关人士表示,“但是价码合算,蒙牛对其业绩表现也很不满意,迫切需要注入新生力量激活这盘大旗,这或是两者牵手主要因素。”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认为,除了恒天然风波以及三聚氰胺事件的负面影响渐退,伊利、贝因美、三元、飞鹤等国内奶粉品牌不断发力,市场竞争加剧。

  蒙牛乳业总裁、雅士利国际公司董事长孙伊萍女士则提到了雅士利在品牌、渠道、产品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帮助雅士利加速国际化。

  对蒙牛而言,达能入股雅士利,一方面为蒙牛在奶粉业务上又引入一个专业程度较高的大型奶粉企业,提升其在生产技术、品牌等方面的实力;另一方面减少了蒙牛对雅士利的控股比例,降低其经营风险。不过,达能入股雅士利有待雅士利股东大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预计将在未来数月内完成交易。

  中外乳业水乳交融

  实际上,今年以来,国内乳品市场上频频出现了中外乳品企业的联姻,并且有加快的趋势。业内预测,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洋品牌和本土品牌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

  今年5月,荷兰乳品企业皇家菲仕兰有限公司和辉山乳业宣布商讨建立合资企业;今年9月份,恒天然拟收购贝因美25%股权;紧接着,光明乳业[-1.11% 资金 研报]海外子公司新莱特宣布将收购新希望[-2.44% 资金 研报]子公司25%股权,然后就是达能、蒙牛、雅士利的三方协议。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更看重可规避政策风险、渠道下沉、获得优势资源等;而本土企业在与外资品牌合作中则更看重稳定奶源、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化管理。外资品牌在今年以来加大与本土企业合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规避政策、市场的风险。

  “外资与国内企业加大合作,相当于与地方利益关系绑定,这样就容易获得保护,减少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乳业专家宋亮说,“这也有利于外资加大对本土优质资源的布局,比如本土奶源建设方面。”对于本土品牌来讲,国内大的乳品企业处于发展阶段,也决定了他们愿意与外资品牌展开合作。“目前国内乳品企业处于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与国外企业合作获得原料的稳定供应、加速技术、工艺管理和品牌方面提升。”宋亮认为。

  从奶粉行业的来看,业内认为,近几年奶粉行业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未来两到三年将进入到“拉锯战”阶段。在这种趋势下,未来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由原来分散型的竞争变成强强联合。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