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品市场开始新一轮激烈的国际角逐

时间:2014年10月20日    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字体:


  2014年10月8日,中国国庆节假期后第一天,世界乳业巨头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与中国辉山乳业宣布正式成立合资公司。

  近几年来,国外乳企掀起新一轮入华潮,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伊利、光明等中国乳企也纷纷“走出去”。这对中国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中国乳品市场世界角逐

  菲仕兰与辉山乳业约定新创立合资品牌奶粉将由辉山乳业提供奶源,菲仕兰将提供生产、销售环节技术和经验。双方宣称将着力打造成“荷兰奶粉中国版”“国产奶粉加强版”,新创立合资品牌定位中端市场。

  国庆节前,伊利也推出了其首款进口牛奶-培兰牛奶。无论是“走出去”的中国乳品企业,还是“闯进来”的外资企业,最终都将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中国乳制品市场迎来新一轮激烈的国际巅峰角逐。

  外资乳企也分为多个阵营。比如,在产业链上游,新西兰的全球奶粉原料商霸主地位正在松动。

  自2015年4月1日起,欧盟牛奶产量配额制将正式取消,欧盟原奶产量将提升,将不可避免地加快进入中国这个“战略性”市场。中国乳制品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舞台。

  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意义也逐渐凸显。伊利、光明等通过国际化发展实现资源配置,不仅出海寻找优质低价奶源,同时在世界市场争取贸易话语权。

  明天我们将喝哪国牛奶

  经过中国和澳大利亚双方长期谈判,2014年5月双方就澳鲜奶出口中国快速通关达成一致。这使得澳大利亚的鲜奶可以在七天内运抵中国,比此前超过20天的时间大大缩短。

  澳大利亚的乳制品合作社欢欣鼓舞,争取扩大规模,保证向中国市场供应鲜牛奶。

  早前,2014年3月18日,国内某电商30个集装箱进口牛奶在不到一个小时内被抢购一空。5月29日,又进口了130个集装箱进口牛奶5折促销。个别外资品牌自己的类似促销,也获得比平常高6~7倍的销售额。

  进口液态奶受中国市场的欢迎程度,从2013年超过9成的增长趋势可见一斑。据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液态奶进口19.5万吨,同比增加91.6%。无论是进口量还是进口额的增长率,液态奶都高居乳制品类第一位。也有市场人士分析,未来5年进口液态奶增长将达近百倍。当年帕玛拉特等外资品牌因中国液态奶市场竞争惨烈而退出,如今进口液态奶几乎全线卷土重来。

  这些进口液态奶在战略上紧盯的产品是伊利金典、蒙牛特仑苏。这两款产品,同时也是伊利、蒙牛的利润产品。因此,有市场人士分析,特仑苏、金典一旦失败,意味着国产乳业要重新整合。

  类似的看空论调,2014年6月在资本市场上甚至引起相关乳制品上市公司的一场大跌。

  其实中国企业也在着手从国外引进液态奶产品。一些贴牌品牌在国外根本无处可寻,专门“特供”中国市场。

  谁决定我们将喝什么奶

  进口液态奶的急剧增长,意外地又引起了中国市场上关于巴氏奶、常温奶的新一轮争论。

  主张大力发展巴氏奶的阵营认为,中国大陆市场常温奶占主要份额,让进口液态奶有机可乘。因此,中国乳品企业只有加快转型,发展巴氏鲜奶,才能对抗国外牛奶的来势汹汹,使中国民族乳业健康发展。比如,中国奶协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就认为,巴氏奶是中国奶业转型发展的一面旗帜,巴氏鲜奶龙头企业将大有作为,成为引领中国奶业走出灭顶之灾阴影的中坚力量。

  他们广泛提及的依据则是,与中国市场上常温奶占液态奶消费主流不同,国际上流行喝巴氏鲜奶,尤其是欧美国家,巴氏鲜奶的消费量占整个乳品消费的九成以上。相对于常温奶,巴氏奶需要高质量的奶源、发达的冷链系统、乳制品多元化的消费市场等。这些都是制约巴氏奶发展的原因,但并不能够避免国外进口产品竞争。随着技术发展,以及中国与相关国家国际贸易关系的加强,进口液态奶也开始出现巴氏奶。

  外资乳制品企业上一轮进入中国市场,始于2003年左右,随后偃旗息鼓,尤其是在液态奶市场惨败;新一轮大举进入始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先是在婴幼儿奶粉市场大获全胜,现在又在液态奶市场展开攻击。

  在此轮角逐中,中国本土企业如果再次失利,中国乳业或许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第二个中国大豆产业。这种论调,已经开始高昂。这将使得中国乳业市场富于戏剧性,竞争从来都不是一局定输赢。 netease 本文来源:今晚网-今晚报(来源:今晚报 2014-10-18)

  颠覆乳业营销格局新希望首推互联网牛奶

  在业内人士看来,优选全球奶源打造互联网牛奶,不仅可以实现一杯好牛奶从源头到加工以及到消费者的可追溯,同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来定制产品,也是创新之举拥抱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做产品,已经成为传统企业必做的功课。在低温牛奶市场做得风生水起的新希望乳业,近日与顺丰优选推出全球首款互联网牛奶“云牧场”,并成为国内乳业中首家做互联网牛奶的企业。

  对于此举,在业内人士看来,双方合作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传统模式与互联网平台完美结合的举措。而在新希望乳业控股总裁席刚看来,这是公司拥抱互联网,做产品创新营销的一次试水,未来,在“云牧场”的基础上,全球寻找优质牧场。

  首推互联网牛奶

  10月10日,新希望乳业宣布与中国物流速运巨无霸顺丰旗下的电商平台-顺丰优选达成“云战略”合作,双方在共同打造全球首款互联网牛奶“云牧场”的基础上,全球寻找优质牧场。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获悉,新希望打造的互联网牛奶“云牧场”产业位于云南大理洱海附近,该产品将于11月份上市,而顺丰优选为该产品网上独家平台销售。

  对此,新希望乳业控股总裁席刚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云牧场”牛奶将是首款互联网牛奶,仅供互联网电商渠道销售,它将重新探求中国奶业的转型之路。希望通过产品和渠道的革新,将公司的转型和应变之力深度激发,以面对日趋激烈的奶业竞争。

  席刚强调,中国乳业重新赢回一个快速增长期的同时,也开始遭遇进口牛奶的冲击,中国乳企转型之路迫在眉睫。“新希望乳业作为城市型乳企的代表,在坚持发展巴氏鲜奶为主的同时,还需要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比如渠道创新,比如产品创新。”

  但是,作为一家传统的乳业公司,新希望早在9月份与支付宝合作,互联网渠道的销售取得不错的业绩。不过,单独打造一款互联网牛奶产品,用互联网的销售模式来卖牛奶,作为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新希望乳业“云牧场”牛奶能否打破牛奶产品难以“触网”的禁锢呢?

  对此,席刚表示,与一般的互联网产品不同,牛奶由于消费特征和配送特征难以实现极大批量促销,所以牛奶的电商模式必须先打造好产品和优秀的供应链。“云牧场保证了优质原产地直供,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牛奶的新鲜,做到了全生产、配送、销售环节的监控。”

  新希望做互联网牛奶似乎并非只是打造一个概念,从其战略来看,该公司未来还将推出更多的“云牧场”互联网牛奶。

  “为了在互联网牛奶方面有更长远的发展,新希望乳业专门成立了新希望云优选公司,与顺丰优选合作解决云牧场牛奶的原产地、销售、物流等各个链条环节的‘优选监控’。”新希望乳业相关人士如此表示,一个优选好牧场、好奶源,生产有标准的好牛奶;一个优选有标准的好产品进行售卖。‘双优选’保证互联网牛奶的优质供应链,自然保证了牛奶好品质。”

  对此,顺丰优选总裁崔晓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云牧场’牛奶产自云南大理雪山之下,洱海之畔的云牧场,这里空气清新、富氧含量高,是目前国内最优质的牧场原产地之一。顺丰的优选电商和领先的配送体系十分符合“云牧场”牛奶的需求。顺丰将通过互联网上预售、周期购的形式限量供应,将原生纯净的云牧场牛奶送到消费者餐桌。

  对于新希望乳业推出互联网牛奶一事,乳业专家宋亮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希望推出互联网牛奶,通过真实的图片向消费者展示一杯牛奶从源头养殖到加工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让消费者了解奶的安全性的同时加深对品牌的印象。

  宋亮表示,新希望通过云技术来做大数据营销,用大数据掌握消费者的喜好,为消费者量身定做产品。

  不排除推出低温互联网牛奶

  新希望乳业控股是新希望集团旗下的集团化乳品企业,目前公司已在全国7个省市投资控股了10多家乳品企业,形成了分布于西南、华东、华北等地的市场布局乳企联合体。其中,四川华西、阳坪乳业、昆明雪兰乳业、云南蝶泉乳业、青岛琴牌乳业、杭州双峰乳业、安徽白帝乳业、河北天香乳业、重庆天友等品牌已是当地消费者的首选品牌,成为区域市场的领导者。

  此次推出“云牧场”,在新希望乳业的战略图谱中代表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新希望要在互联网领域开始开疆拓土,深度布局。

  “大理洱源县的云牧场只是第一代,我们将以此为蓝本,以云标准为度量尺,在全世界寻找符合标准的‘云牧场’。”席刚透露,新希望乳业也在国际市场寻找合作机会,目前已经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轮考证。

  在席刚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牛奶都能做‘云牧场’牛奶,新希望有一套严格的检测标准,只有符合这个标准才能做“云牧场”牛奶。此次推出的互联网牛奶是一款常温奶,其品牌定位在中高端。

  事实上,乳业行业近几年来竞争加剧,新希望也在差异化中寻找更多的机会。席刚表示,未来公司的重点放在差异化竞争上,此次推出常温奶也是便于网络销售,而低温奶在销售过程中,对仓储及运输方面都要求极高,不过,未来不排除推出低温互联网牛奶。

  席刚表示,“新希望乳业要做的是加大冷链建设提高主力产品巴氏鲜奶的竞争门槛,同时,进行诸如云牧场牛奶这样的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