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繁殖调控技术集成:提升首都奶业整体竞争能力

时间:2014年06月30日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2006年1月至2012年底,北京市畜牧总站开展了“奶牛繁殖调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的课题研究。以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为突破点,通过科技创新和奶牛繁殖调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建立了符合北京市高效的奶牛繁殖调控技术体系,在京郊13个区县的256个牛场推广应用,覆盖牛群95%以上。近7年间,累计新增经济效益12.77亿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该技术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创新了技术推广和组织模式,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奶业是北京市列入全国优势农业产业布局的唯一产业”背景下,北京市畜牧总站针对奶牛繁殖力下降、生产技术不规范、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开展了“奶牛繁殖调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的课题研究。课题以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为突破点,通过科技创新和奶牛繁殖调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建设,进行关键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和推广,建立并推广奶牛繁殖调控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解决了奶牛繁殖瓶颈问题,提高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效应,进而提升了首都奶业整体竞争能力。

  该课题主要推广成果一是在北京市13个区(县)的256个规模奶牛场推广了奶牛繁殖调控技术,覆盖牛群95%以上;二是建立了“全方位、零距离、多形式、高质量”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包括“推广机构+科研院所(研发企业)+示范牛场+养殖场(户)”、“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和“一对多、一对一、面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三是建立科技示范牧场,凸显重大示范带动效果。课题组建立了34家标准化示范场,全面带动奶牛场繁殖调控技术的普及应用。

  该课题以“资源共享、技术支撑、合作研究示范”为基础,开展技术合作,建立技术推广部门、科研单位和养殖企业联动技术合作机制。通过结合各合作单位自身资源优势,全面整合专业技术力量,成立技术推广联盟,从而确立“牛场效益与技术集成结合、培训服务与技术推广结合”的双结合推广思路,通过“组织到位、技术到位、服务到位、责任到位”的推广实施措施,形成了稳定的推广服务机制,实现了技术落地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开展多渠道、多措施服务,大力开展技术培训与科普宣传,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了200多家规模牛场参与技术推广,有效巩固了推广成果。

  在技术创新上,课题建立了国内领先的高效奶牛繁殖调控技术体系,同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牛繁殖调控应用技术方法。在组织创新上,建立了“全方位、零距离、多形式、高质量”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构建了从“专家—研发企业—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牧场—规模场(户)”的繁殖技术应用成果快速转化通道,形成了三种组织与推广模式。

  2013年10月11日,北京市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北京市畜牧总站主持完成的“奶牛繁殖调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课题进行了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新了技术推广和组织模式,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该成果集成了奶牛早期妊娠诊断和性别控制等技术,建立了符合北京市高效的奶牛繁殖调控技术体系;二、建立了“全方位、零距离、多形式、高质量”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三、应用“发情调控与定时输精”技术使牛群配种期缩短5天~6天/次/头,总受胎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早期妊娠诊断技术使奶牛配种后妊娠诊断时间缩短了14天~31天;四、奶牛繁殖调控技术使母牛产犊率增加了20%,母犊率增加9%,7年间累计新增经济效益12.77亿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受理1项。发表学术论文43篇、编辑论文集1部、出版书籍3部。培养技术骨干199人。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