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过期乳品下落不明专家称需建跨国追溯体系

时间:2016年10月31日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166吨“恒天然”过期乳品下落不明 专家称需建跨国追溯体系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假冒奶粉、过期奶粉重大案件的频发根本原因是前两年国外奶粉供过于求,“由于2014、2015年国内婴幼儿奶粉产能过大,其实有很多市场流货快到保质期了,这些产品的流向和处理方式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
  继今年4月曝出雅培及贝因美假冒奶粉事件后,10月24日晚,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对外通报一起非法销售过期烘焙用乳制品的重大案件。
  据披露,犯罪嫌疑人为减少过期新西兰产烘焙用乳制品的损失,通过其掌控的公司将库存的过期276吨新西兰产“恒天然”烘焙用乳制品销往国内各地。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查扣涉案产品109.2吨,但仍有166.8吨过期产品下落不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案中参与销售过期烘焙用乳制品的涉案公司之一——上海嘉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称“上海嘉外”)为新希望集团旗下产业投资平台草根知本所投资的企业。事件曝光后,参与发起草根知本投资平台的新希望乳业总裁席刚连忙撇清关系,强调“上述事件与新希望乳业无关”。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假冒奶粉、过期奶粉重大案件的频发根本原因是前两年国外奶粉供过于求,“由于2014、2015年国内婴幼儿奶粉产能过大,其实有很多市场流货快到保质期了,这些产品的流向和处理方式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
  宋亮建议,我国应该与进口国相关部门一起沟通,并结合企业现有的监管体系,推动在起点就建立产品数据和信息数据库的跨国追溯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这起食品安全大案被查至今已过大半年,剩余的166吨过期产品追查情况如何、主要流向哪些地区仍有待继续调查。
  166吨过期粉去向不明
  据通报,今年3月22日,上海市食药监局执法总队和市公安局食药侦总队联合执法检查,在闵行区一仓库内,发现上海榕顺食品有限公司将已过期的新西兰“恒天然”烘焙用乳制品违法加工成小包装,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办案部门当场扣押涉案过期烘焙用乳制品及加工设备。当日,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榕顺公司负责人叶某等5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随后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安部立即开展指导调查,最终查明另一犯罪嫌疑人刘某为减少过期新西兰产烘焙用乳制品的损失,今年初通过其掌控的上海嘉外公司将276吨新西兰产烘焙用乳制品过期库存,通过南通华源饲料公司以走账方式销售给其亲戚尚某设在松江的姜迪公司。
  然后姜迪公司将其中已过期的166.8吨问题产品分销给上海榕顺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智义贸易有限公司、上海锦合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江苏、河南、青海等下游经销商。上述经销商将榕顺公司加工成小包装的过期烘焙用乳制品,通过批发和网店等方式进行销售。
  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涉案的19名犯罪嫌疑人,相关部门也查扣了姜迪公司109.2吨涉案产品库存,但仍有166吨原粉去向不明。
  此次过期乳制品生产商恒天然公司25日给21世纪经济报道发来声明强调,“公司始终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对合作伙伴及客户也有同样的要求”。但对于该公司对进口乳粉是否存在追溯体系以及剩余问题产品的追收情况,恒天然方面暂时没有回应。
  新希望乳业急忙撇清干系
  在案件被通报后,上海嘉外也马上发布了一则声明。该声明一方面认为,上海嘉外将过期产品作为饲料原料处理给南通华源饲料公司,是按照正当程序进行的合法行为;另一方面,公司前负责人刘某将嘉外公司已处理给南通华源饲料公司的过期产品通过自己的关联公司进行倒卖,是其个人违法行为。
  “对于此次刘某个人涉嫌的违法行为,我公司不仅非常震惊和愤怒,更痛定思痛,全面强化管控,对任何员工在食品安全上的违纪违法行为始终持有绝对的零容忍态度。”上海嘉外公司表示。
  资料显示,成立于2015年4月的草根知本是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与王航、席刚等合伙人共同发起的产业投资平台。去年5月4日,新希望乳业入股上海嘉外,持股比例为51%;同年8月19日,新希望乳业将所持股权悉数转让给了草根知本。
  目前,席刚除了是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的总裁以外,还兼任了草根知本公司的总裁。而在上海嘉外的股东名单中,草根知本公司占51%,自然人席刚和白晓分别占9%和40%。
  一位新希望乳业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去年8月草根知本投资了上海嘉外,但当时只是战略投资,没有参与实际日常运营。
  “作为上海嘉外的股东之一,草根知本之前确实没有履行好投资监督责任,在今年4月得知刘某的犯罪行为后,草根知本对上海嘉外进行了一些调整措施,包括变更法定代表人等。”上述新希望乳业内部人士强调,由于这次涉事乳粉主要用于烘培型乳制品,新希望乳业没有做这一块,也不涉及分销和影响问题。
  而草根知本公司也在其官网上回应,称目前该公司已全面接管上海嘉外,并对日后公司的经营管理承担全部责任。
  亟待建立有效追溯
  事实上,无论是今年曝出的雅培、贝因美假冒奶粉事件,还是这次的过期烘培乳粉案件,所涉及的量均十分巨大,对于过期乳制品原料的流向与处理问题,再次在业界敲响了警钟。
  在宋亮看来,今年乳业安全大案频发的根本原因是前两年国内外乳粉供过于求,乳粉价格不断压低。“比如像恒天然这样的生产企业可能会把快过期原粉以很低的价格处理掉,但对流向却没有很严格的关注;另外进口粉中间商与生产商的信息是不对称,这些中间商把这些奶粉怎样处理,生产商是不知道的,所以这些奶粉应该是进了关内之后才过保质期的。”宋亮说。
  据了解,2013年爆发的“奶荒”迫使乳企囤积过多进口奶粉。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奶粉进口85.4万吨,同比增加49.2%;2014年我国进口奶粉超过100万吨,同比增长20%以上。尽管去年进口数量下降至约72万吨,但由于近年国内奶粉销售不振,加上通过跨境电商进来的原罐奶粉数量激增,因此目前市场上有相当数量的流货奶粉已经临近过期。
  “这些人当初进这些奶粉的时候可能在赌奶粉价格未来会上涨,所以把奶粉一直放着,临近过期了奶粉价格却一直下滑,所以急着处理,结果出现问题。”宋亮认为,今年以来随着国际奶价回暖,这些临近过期乳粉库存将加快流向市场,其去向及后期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更要密切关注。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乳制品138.3万吨,同比增长29.1%;进口总额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3.5%,进口量和进口金额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接下来应该关注中老年奶粉、孕妇奶粉、婴幼儿奶粉以及相关食品的使用情况,并且建立起跨国追溯体系,对其来源、生产时间、批号等有明确的跟踪和监管。”宋亮表示。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