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新政一刀切腾出的市场谁将收入囊中?

时间:2016年06月13日    信息来源:中童观察 【字体:

  被夸大的新政冲击
  奶粉注册制的新政终于颁布了。
  3个系列9个配方,关于这点,大家其实都已经清楚了,只是等着这份确认书而已。
  在此之前,新政的这个焦点问题闹得沸沸扬扬,毕竟这一点一旦落实,就意味着无数品牌都要被一刀切地逐出市场,毫无退路可言。
  于是,人们把新政叫做大洗牌。
  真的是大洗牌吗?
  大家关心的“大洗牌”,针对的是市场上所有的奶粉品牌,从这个角度看,毫无疑问,这次新政是一次大洗牌,2500多个鱼龙混杂的奶粉品牌,一刀切到了500多个,这不是大洗牌,那什么是大洗牌?
  但是,奶粉行业是一个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前12大企业合计市占率达80%。也就是说,80%的品牌被淘汰,也不过腾出20%的市场。
  对于一个七八百亿的市场而言,这算哪门子的大洗牌?
  前12大企业,先不说四大外资品牌,就是像澳优、飞鹤、贝因美这样的企业,也都是经过三聚氰胺事件考验的品牌,都是在08年事件之后茁长成长起来的品牌,都是有工厂有自有品牌的企业,新政对他们根本没有性命之忧。
  正如食药监总局的张靖司长所说,目前通过新政的103家乳企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他们对于“大洗牌”的担心也是微乎其微的。
  通过认证和注册的103家乳企,不会因为这个新政大洗牌。新政不过是提高了标杆,这103家企业都是过了杆的,今后肯定还会整合,有人力有不逮会边缘化,有人有心无力会退出,但是那跟新政就没什么关系了,完全是看市场竞争。
  讲到底,新政是政府和行业博弈之后的一个双赢格局。政府要求正规企业搞技改,强品质,建设奶源和工厂,整合全球供应链,提高中国奶粉的品质门槛,彻底解决奶粉的安全问题。作为回报,政府则帮助企业扫清市场上剩余的那些牛鬼蛇神,同时也降低自己监管市场的成本。
  没有市场主力军的支持,新政是不会成功的。大企业早就准备好了,新政对他们的影响,他们早在筹备新政的这几年间消化得七七八八了。
  本土企业早就在建厂买厂了。且不说像飞鹤这种由老牌国企转制而来的乳企在国内有4个工厂,就是澳优这样的乳业新势力,也在国际化的布局中,在荷兰收购一个工厂,新建一个工厂,最近还打算国内收购一个工厂,足以容纳旗下能力多、美纳多等几个品牌在新政落地之后的发展。
  就连以轻资产模式起家并引以为傲的圣元,都赶在新政落地之前,在法国注资了一家新工厂。
  大佬们都是老江湖啊!
  下半场怎么玩?
  现在的问题是,新政的下半场开始了,大家要怎么玩?
  新政对正规企业而言,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利好。清理出来的市场,是有门槛的,能进场的就是这些品牌,不管是清理出来的20%,还是未来新增的市场,只有剩下的玩家有资格去争夺。
  那么受益最多的是谁呢?尤其是当下的这20%,谁能分走最大的蛋糕?
  要知道,这20%主要集中在三四级市场。要想知道这20%今后归谁,就要清楚原来这20%为什么一直都在各种杂牌、贴牌的手上。
  讲到底,是因为三四级市场的品牌化程度不够。在这里,渠道的推力,远远大于品牌的拉力。在低线市场,谁是大品牌,不是品牌广告说了算的,而是婴童店里的导购说了算的。
  而三四级市场的婴童店大都是单体店,或是小型连锁,他们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他们经营品类的高毛利导向。在可以操纵的那部分市场里,谁给的毛利高,我就做谁的。
  而这个市场的渠道利润阶梯很清楚:杂牌、贴牌是最高的,他们是轻资产运作,没有广告投入,手上不留费用,全都砸向渠道;其次是本土大牌,他们正规化运作,给不出吓死人的高毛利;最后才是外资品牌,他们的零售价格是最高的,毛利空间最大,但是仗着自己是国际大牌,给渠道的利润可谓杯水车薪。
  而这次新政一次性一刀切地把毛利最高的杂牌、贴牌都赶出了市场,等于强行改变了渠道盈利模式最重要的那个支撑点。
  婴童渠道会怎么反应?
  有人说,婴童渠道应该认清奶粉快消品化的大趋势,接受毛利正常化的现实,不要再幻想过去的黄金10年,老老实实地做惠氏这样的大通货。
  我们要说,这太高估婴童渠道的“觉悟”了。被新政淘汰的是杂牌、贴牌、渠道专供品牌,毛利最高的被淘汰了,怎么也不会轮到毛利最低的外资品牌来抢食。婴童渠道会毫不犹豫地转向毛利第二高的本土品牌,市场只会落到本土品牌手里。
  低线市场是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竞争的前沿阵地。但是这么多年来,外资品牌多次进攻都铩而归。为什么?还是利润太低,渠道商不感冒。
  2008年,本土奶粉占有率暴跌至40%以下,到去年重新站夺回半壁江山,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在低线市场的渠道下沉,精耕细作吗?
  以前是杂牌和本土品牌狙击外资品牌,杂牌再狙击本土品牌,现在杂牌消失了,本土品牌照样狙击外资品牌。
  外资品牌以前下不去,现在就能下去了?
  正是看到这一点,在新政酝酿的这几年,不少品牌都在积极下沉渠道,为争夺剩余的20%大做文章。
  比如澳优这样早就布局全球工厂的企业,在几年前新政风声鹤唳、“5系15方”、“3系9方”满天飞的时候,反而逆向生长,延伸出美纳多这样专门针对三四级市场的自有品牌,并在新政正式落地之前,大张旗鼓地将美纳多升格为单独的子公司,定位为公司牛奶业务的战略单位,以及营养服务平台建设的试点单位,就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格局,更不用说澳优早就布局了足够多的工厂,用于解决牌照问题。
  对澳优来说,美纳多是一支奇兵,从收复被新政砍掉的20%入手,一步步占领三四级市场。这一手,几年前就已经布局了。
  对于那些没有看清这一点的企业,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