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频获多方关注业界呼吁澄清事实提振信心

时间:2016年05月29日    信息来源:搜狐 【字体:

  近日,国内乳企获社会各方关注并被多次视察调研,这表明中国乳业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各界都被寄予了厚望。乳制品行业人士指出,中国乳业当务之急,是通过供给侧改革,切实提高产品品质并推出更多贴近市场需求、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也需要广大行业人士用科学的知识引导消费者合理选购适合自己的乳制品产品,大力提振消费者信心。
  乳业应摒弃品类之争服务市场共同发展
  该人士指出,北方地区乳资源丰富,囊括产业链三大重点环节:饲料生产、奶牛养殖、乳企加工。但远离消费市场的短板,使得其重点产能如大包粉、超高温灭菌奶(常温奶)等只能依靠全国市场消化。在该种形势下,地区乳业要进一步释放产能,应积极主动推进适销对路的产品品类,无论常温奶巴氏奶,都应大力支持鼓励,而不应囿于纷争束缚手脚。
  目前舆论中对两种产品优劣之分的争论,不仅严重影响到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导致消费者产生饮奶选择困难,更直接影响到地区经济的进步发展。实际上,关于两种奶的营养比较,乳品行业权威机构国际乳业联合会(IDF),早在1990年该机构就曾出过专门报告明确给出结论,不论巴氏奶、UHT奶,在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含赖氨酸)、脂肪、矿物质的营养价值没有明显变化。
  (数据来源:Barth, Nutritive value of recombined milk, International dairy federation special issue No 9001, Recombination and milk product)
  此外,舆论中还有“发达国家的人不喝常温奶”的传言。实际上,著名国际市调机构Euromonitor(欧睿)公司代表张毅介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巴氏奶与UHT奶共同分割市场份额的情况,其中很多国家以常温奶为主。这是各国的饮食习惯、生产技术水平、自然条件、储运情况等不同国情决定的,跟二者的营养成分没关系。
  
(图为果壳网列出的世界各国巴氏奶和UHT灭菌奶分布情况图表)
  专家曾表示,目前中国人均饮奶量不到发达国家的1/5。只有去除行业及消费层面错误认知,才能改善提升奶制品消化消费空间,实现北方地区乳业大幅度提升。
  奶粉生产遵循科学不被失实观点所误导
  除了上述品类优劣纷争,还存在其他亟待肃清的认识误区,比如关于只有用鲜奶生产奶粉才更营养的观点,便是最典型的一例。
  这名行业人士指出,所谓“用鲜奶生产婴幼儿奶粉才营养”的观点,无论是从婴幼儿奶粉配方比例、营养素指标的稳定性及配方原料的先进性等三个重要也必要的技术角度来分析,都是不可信和站不住脚的。
  他说,首先,只用鲜奶是做不成婴儿奶粉的。比如,婴儿奶粉要求乳清蛋白与酪蛋白之比,大于等于6:4,这也是母乳的比例。而牛奶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之比,是2:8。因此直接使用鲜奶生产婴幼儿奶粉,既不符合法规,也不符合婴儿奶粉的消化吸收及营养需求;其次,鲜牛奶随着季节的变化,指标变化较大,生产出来奶粉自然各项营养素指标就会随之变化;而全脂奶粉固定产地及品牌,其各项营养素指标保持稳定,以全脂奶粉生产出来的婴幼儿奶粉其营养素指标更加均衡;再次,婴幼儿奶粉的配方中,鲜奶只占配方比例的20%,其余80%是乳清粉、乳清蛋白、乳糖等原料,这些全部是进口的粉状原料,国内不生产这些原料,国内无论那家公司生产婴儿奶粉,无论是使用牛奶还是全脂奶粉配料,对于婴儿奶粉来说,至少有80%需要再还原配料才能生产。
  该人士还指出,婴幼儿奶粉目前是全球市场看好的消费模块,其中中国市场巨大潜能更是吸引外资品牌蜂拥而至,然而东方人体质的独特性,使得中国婴幼儿奶粉配方更为独特,在这方面,中国乳企尤其是大品牌掌握的信息和资源,相对更为全面贴切,此时应看准时机,大力扶助国内大品牌乳企发展,倾注力量将婴幼儿奶粉这块优势蛋糕发展壮大,提升中国乳业竞争力。行业一旦受个别非科学的误导言论影响,不仅影响了市场和消费者,也使自身发展受到牵绊。
  兼容并包才能形成新的爆发力
  行业资深人士强调,乳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兼容并包、内外共进。北方地区坐拥天然优势奶源库,却面临自身消化能力不足的弱势,如何“以强补弱”打好这副资源牌,是促动经济提速的重要因素。实际上,只有市场不断地扩充容量、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才能给整个乳品行业的发展带来超强动力。而乳企则应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多种品类的百花齐放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推动市场的发展壮大,这样才能使奶源的品质提升和快速消化,形成新的爆发力带动行业的发展。
  其实,无论是行业还是政府,无论是哪一个产品品类为主的企业,只有共同营造提振消费者信心,将市场蛋糕做大,才能促进区域乳业的整体发展。否则只能伤害地区、全行业乃至消费者和奶农的利益。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专题